不断强化教育民生责任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1-10-12浏览次数:164

   “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系统不断强化教育的民生责任,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同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重视做好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思路,探索健全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体制。2008年,我省率先打破户籍限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员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并报考高中阶段学校。从去年秋季开始,全面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零障碍”。目前,90%以上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已经在公办学校就读。
    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制度,通过结对帮扶、代理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等方式,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和管理。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推动成立“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力争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被纳入民生工程。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在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省教育厅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创新就业市场形式,通过专业类市场、行业类市场、双选会、专场招聘会等载体,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服务体系;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创业实习与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平台;构建就业援助机制,通过 “一对一”指导,帮扶“双困”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完善制度,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入伍等项目。“十一五”期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88%以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至8月31日,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9.57%,与上年基本持平。
    健全完善资助体系,着力解决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问题。自2007年国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来,我省将其作为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基本做到全覆盖,从制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四年来,全省高校共有344.60万人获各种奖助金额26.31亿元;有8.8万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28.79万名大学生申请并获得助学贷款15.69亿元。全省中职学校共有169.25万人获各种奖助学金20.91亿元;从2009年秋季开始,共有16.89万人享受国家中职免学费政策,免学费金额2.50亿元。从2010年秋季开始,共有33.2万普通高中生获得国家及校内助学金近 4.4亿元。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深入推进,学前教育资助已在探索试行。
    积极争取省内外高校增加在皖招生计划,高考录取率连续多年大幅度攀升。今年达76.7%,首次达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